“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需求带动下,社区养老正成为我国广覆盖、高质量、可持续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社区养老已成为很多老年人的养老新选择。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需求带动下,社区养老正成为我国广覆盖、高质量、可持续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养老方式不同,社区养老的特点在于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员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相比传统的在家养老,社区养老多了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而相比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又具有居家的优势。
老人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往往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社区养老必须聚焦服务老人的高品质生活。从物质生活层面的衣食住行,到精神生活层面的文化娱乐,都是社区养老服务需要覆盖的范围。
要实现社区养老服务大规模发展,离不开社区软硬件设施的完善。让老人安心居家养老,首先要在提升硬件方面下功夫,完善社区养老配套设施,包括设立家政、医疗、文体等多功能服务中心。在这个过程中,要统筹考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用好智能家居、5G、远程医疗等新技术。
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是关键
社区养老还需加强社会各方力量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要靠市场,应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广泛参与发展养老服务业。另一方面,要完善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举措,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的优势,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切实增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专业人才也很重要。”北京愿景和家生活科技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不足,已成为制约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要鼓励更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也要加大养老服务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从而为更多老人提供高品质社区养老服务。
目前,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尚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不能满足未来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特殊需求。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统筹力度不够、缺乏中长期规划,老年人基础数据不足、支付能力不足,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待完善,品牌化、连锁化的服务格局尚未形成等方面的问题。
建议:制定城乡社区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老年人口时空分布情况,统筹整合设施场地,完善“中心城区10—15分钟、外围城区20—25分钟、农村地区1小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重点打造枢纽型的社区养老综合体,集成日托、全托、助餐、医养结合、康养服务等多元化多层次功能。
搭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搭建城乡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平台具有权威统一综合的老年人时空数据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系统、老年人日常监测应急服务系统等功能体系,逐步在养老服务方面形成现代基层社区治理模式。
构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政府补助、医保基金统筹以及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促进机构式、社区式、居家式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以社区养老综合体或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为节点,链接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促进各类养老服务形态融合发展,鼓励养老机构向社区开放,社区托养机构将专业服务延伸到家庭;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按照养老机构的服务标准设立家庭养老床位,为居家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机构化养老服务。
实施社区养老品牌战略。建立社区养老品牌机制,培育社区养老服务品牌的标准和规范,建立社会评价推广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养老服务。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发展方向
人民网近日活动,由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1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京举行。3月11日上午,在主题为“提升服务能力 推进医养结合”专场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科主任黄改荣提出,要建设友善老龄化社区,将助餐、助浴、助乐、助学等老年友善服务嵌入社区发展规划当中,让老年人不出社区即可享受优质的养老服务。
黄改荣表示,我国老年人口超过2.5亿,其中90%以上的老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然而,当前很多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相互独立,造成了老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经常往返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了治疗,也增加了家属负担。同时,老人的助餐、助浴、助乐、助学等问题,也面临很大的服务缺口。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黄改荣近年来一直关注老年人养老、医疗等话题,多次递交推进医养结合模式的提案。今年的提案中,黄改荣提出要建设友善老龄化社区,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支付体系。“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作为,尽快解决医养结合的难点和痛点,建立家庭医疗、社区医疗等医养结合的标准,让老人在家门口安心养老治病。”
黄改荣指出,目前在医养结合方面的专业人才是非常缺乏的,要加强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并逐步实现标准体系化。近年来一些院校已经开展设立老年医学系等相关专业的探索。医学院校教育普及老年医学系,可以让医学生尽早了解老年医学,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老年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结束后有意愿的医生可进入老年专培基地培训,从而为老年医学输送人才。
对于进一步推动社区养老健康发展,黄改荣建议,可以将助餐、助浴、助乐、助学等老年友善服务嵌入社区规划发展当中。政府给予社区老年友善服务运营商一定的资金支持或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同时鼓励社区青年和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提供志愿者服务或成本较低的老年友善服务。
(如有养老相关题和合作意向,请联系4008-522-808 ;1381137560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