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叫好的“以地养老”新模式,为什么农民认为行不通?

作者:康养小先锋    来源:陈琳翰养老频道    发布时间:2020-06-09    分享到: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通过辛勤的耕作维持生计、养育下一代。“手里有地,心里不慌”的观念深入老农人的内心。所以,农村每一次土地制度改革都牵动着农民敏感的神经。面对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近些年,有专家提议采取“以地养老”的模式解决农村养老难题,还在某些地区做了试点,但广大农民似乎并不买账,甚至极力反对。为什么呢?

 

“以地养老”的起源与发展

 

农民为什么反对,还要从“以地养老”的起源与发展说起。我们听过养儿防老、以房养老,“以地养老”却是农村养老模式的全新尝试,也是在摸索中不断优化发展。

 

最早,“以地养老”是在保障农村老年人宅基地使用权、承包地所有权归属不变的前提下,将流转土地收益返还给老年人或集中建设养老院吸纳这些老人入院养老。

 

后来,农村土地确权完成,部分地区农民可用自己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简称“三权”)流转、入股、出租换取养老金,至于可换取的多少,则取决于当地土地的价值和农民手中土地的数量。

 

2017年,宁夏平罗县当地在寻求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过程中,把目光投向了因农村改革而被盘活的土地资源。当地政府改建养老院,由社会资本负责运营,结合农民“三权”自愿有偿退出的改革措施,入住的不少老人都选择把土地、农房或流转或退出,用这些收益支付养老费用。承包地退出,每亩地补贴9000元,10亩地就是9万元,地多的补贴的更多,对于当地的农村老人而言,这笔补贴款既可以让自己住上养老院,又能购置一定的养老保险,足够养老了。

 

当年,大量媒体对平罗县的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做了相关报道,然而,却没能在全国推广开来,其中的原因我们随后分析。

 

今年两会期间,委员们提议:由农村居民与政府签署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协议,在考虑未来土地增值因素后确定补偿资金,由政府分期支付,农村居民在世期间宅基地和地上房屋仍然归其使用,去世后由政府收回,既让农民享受土地增值收益,政府也可以通过回收的建设用地和指标在土地市场上进行交易获取资金,形成闭环。

 

此次提议,意在强调按照农村老人的意愿签署有偿退出协议,方便其生前享受土地承包所带来的收益,为养老做保障。同时,避免养儿不防老,老后土地留给儿的悲剧发生。

 

农民为什么反对“以地养老”?

 

当有人为此提议拍手叫好的时候,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这些声音有些来自农村养老问题研究人员,更多的还是农民发自内心的呐喊。究其原因,有三。

 

1

 

土地情结

 

农民对待土地的情结,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话总结就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农村是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土地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在城市打拼奋斗的子女若遇到困难,混不下去,还能回到农村靠土地养活自己。一旦老人选择退出土地,如同杀鸡取卵,孩子们生存的后路也断了。正是这种“但求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想法,使得不少农民反对“以地养老”的提议。

 

2

 

土地流转难

 

农民土地退出,政府买单,农村老人养老算是有了着落。但是倘若老农人不愿退出,又种不动地,而年轻人都在城市打拼,村子基本上成了空心村,想要通过土地流转获取养老钱,恐怕面临着无人接收的困境,这种问题在偏远贫困的山区尤为突出。如此以来,即便是政府出资收回土地,也会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和土地运营困难。

 

3

 

土地价值不确定性高

 

农民退出土地,政府接收,给多少钱政府觉着合适,农民又觉得够养老呢?不少农人认为地不值钱,政府开出的价格并不能满足看病养老的需求,比如上文提到的平罗县,报道称最高有18万的退出补偿金,先甭管用多少地换到了这笔钱,且说这个数额对于一般农村老人而言,还是很给力的,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农人评论到:18万能干什么?还不够县城房子的首付。

 

也有不少农人认为:部分农村地区宅基地还是很紧张的,18万亏的一批。

 

当然,更多的农人在乎的是土地未来的价值,在他们看来现在农村土地价值得不到释放,不代表未来土地的价值不会提升,他们抱着以后退出说不定能拿到更多补偿的心态,不愿退出现有的土地。

 

如此看来,“以地养老”的新模式只适合那些无子女且独自在农村生活的老人和那些已经在城里安家且收入比较稳定,老人又不想在农村种地生活的家庭。至于以后能不能普及到广大农村地区,还需要在现有的提议基础上不断优化,比如提高土地退出的补贴金额、为退出老人提供完善的退出养老服务与保障等等。

 

说到底,“以地养老”解决的还是农村养老难题,想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要全方位布局:

 

一方面优化“以地养老”的模式。

 

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农村医疗养老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数量和质量;优化村养老金统筹制度,尝试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难题。

 

如有相关养老问题,请联系电话4008-522-808,或咨询陈老师13811375603(微信同号)。

 

来源:陈琳翰养老频道